在人們的印象中,青磚黛瓦馬頭墻,這是徽派建筑最突出的特點。還有徽州古民居的主要形式是“四水歸堂”。層層疊疊,跌宕起伏,錯落有致的青瓦白墻與山川、河流、田地、道路等融合在一起,構成了徽州整體上的優美、和諧景象。
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風景之靈氣,融傳統風俗文化之精華,風格獨特,結構嚴謹,雕鏤精湛,不論是村鎮規劃構思,還是平面及空間處理、建筑雕刻藝術的綜合運用都充分體現了鮮明的地方特色。尤以民居、祠堂和牌坊最為典型,被譽為徽州古建三絕,為中外建筑界所重視和嘆服。
”徽州三絕“(古牌坊、古民居、古祠堂)
湯顯祖曾言:“一生癡絕處,無夢到徽州?!被罩莸墓排品慌c古民居中的天井、古祠堂并稱“徽州三絕”。
牌坊與徽州人的生活密切而不可分割,牌坊就其建造意圖來說,可分為三類:一類為標志坊;二類為功德坊;三類是標志著科舉成就的。是封建社會為了表彰功勛、科第、德政、忠孝等而建造的建筑。
徽州民居,指徽州地區的具有徽州傳統風格的民居,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筑的一個重要流派,也稱徽派民居,是實用性與藝術性的結合??偨腥讼氲角啻u黛瓦馬頭墻,一派寧靜安逸的景象。
祠堂是祭祀先祖的場所,是村落的核心,是人們趨吉避兇可信賴的保護點?;罩莨澎舫顺休d宗族文化的深厚內涵以外,在建筑藝術上,也堪稱杰作。還是教化的平臺、宗族議事的場所、重要公共活動的處所、族內懲戒的公堂。
馬頭墻
在民居的外部造型上,錯落有致的馬頭墻,又是徽派整個建筑的點睛之筆。
有的高出屋脊,有的中間高兩頭低,微見屋脊坡頂,半掩半映,半藏半露,黑白分明;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,兩端跌落數階,檐角青瓦起墊飛翹。
在蔚藍的天際間,勾出民居墻頭與天空的輪廓線,增加了空間的層次和韻律美,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。
馬頭墻不僅造型精美,更融合了古人的智慧,在遭遇火災時,這樣的設計馬頭墻可以阻斷火勢的蔓延,安全可靠,這種做法被現代建筑借鑒,符合消防安全。
徽派“三雕”(木雕、石雕、磚雕)
徽派“三雕”(木雕、石雕、磚雕),主要用于民居、祠堂、廟宇、園林等建筑的裝飾,以及古式家具、屏聯、筆筒、果盤等工藝雕刻。
"三雕"集美學、力學、數學、歷史學、生態學于一爐,具有較深的文化內涵和較高的藝術價值。
三雕風格不同又一脈相承。能工巧匠施盡其技,每一處花紋,每一筆雕刻,結構嚴謹,雕鏤精湛。
天井“四水歸堂”
徽州的天井,集采光、通風、排水之用,是我國南方傳統建筑形象的重要構成元素。
古徽州的天井被稱作“明堂”,也有著“四水歸明堂”之說。
徽商長年在外經商,財源來自四面八方,希望圖個吉利。水主財,故而“四水歸明堂”。天井四周的屋頂坡面,東西南北四面的雨水通過小青瓦流入家中,意味著肥水不外流,象征著財氣的匯集。這種對應關系,也是徽派古民居營建者心理的折射。
徽州古建筑是古代文明的真實見證,其數量之多,品位之高,令人驚嘆?;罩莨沤ㄖ谄湫纬蛇^程中,更多地受到當地自然條件和社會環境的影響?;罩莨沤ㄖ腔罩菸幕闹苯虞d體,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內涵,是人類珍貴的實物遺存。